1、 产业链概览
棕榈油是一种热带木本植物油,是目前世界上生产量(7291万吨,占全球植物油产量35.22%,2020年)、消费量(7350万吨,35.56%,2020年)和国际贸易量最大的植物油品种,与大豆油(产28.86%,销28.87%)、菜籽油(产14.06%、销13.65%)并称为“世界三大植物油”,拥有超过五千年的食用历史。
生产原料
棕榈油由油棕树上的棕榈果压榨而成,果肉和果仁分别产出棕榈油和棕榈仁油,传统概念上所言的棕榈油只包含前者。
生产原理
棕榈果经水煮、碾碎、榨取工艺后,得到毛棕榈油,毛棕榈油经过精炼,去除游离脂肪酸、天然色素、气味后,得到精炼棕榈油(RBD PO)及棕榈色拉油(RBD PKO)。根据不同需求,通过分提,可以得到24度、33度、44度等不同熔点的棕榈油(熔点低于24度称为棕榈液油)。
棕榈油中富含胡萝卜素(0.05%-0.2%),呈深橙红色,这种色素不能通过碱炼有效地除去,通过氧化可将油色脱至一般浅黄色。在阳光和空气作用下,棕榈油也会逐渐脱色。棕榈油略带甜味,具有令人愉快的紫罗兰香味。常温下呈半固态,其稠度和熔点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游离脂肪酸的含量。
国际市场上把游离脂肪酸含量较低的棕榈油叫做“软油”,把游离脂肪酸含量较高的棕榈油叫“硬油”。
棕榈油也被称为“饱和油脂”,因为它含有50%的饱和脂肪。油脂是饱和脂肪、单不饱和脂肪、多不饱和脂肪三种成分混合构成的。人体对棕榈油的消化和吸收率超过97%,和其他所有植物食用油一样,棕榈油本身不含有胆固醇。棕榈油具有两大特点,一是含饱和脂肪酸比较多,稳定性好,不容易发生氧化变质。二是棕榈油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500-700ppm)和维生素 E(500-800ppm)。正是由于棕榈油具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及抗氧化性,在食品工业以及化学工业领域均有广泛应用。
P.S.
1)RBD12——熔点为12度(价格可能比菜油豆油更贵),可用作食用植物油。但现在市场最容易获
得的是熔点为24度的棕榈油(成本较低)。
2)RBD24——主要用作食用棕榈油;经提炼加工后可以食用,一般用来炸方便面和做糕点,在超市
买的调和油里成分有棕榈油(调和油分为经济型、风味型、煎炸型、高端型,一般只有煎炸型添加棕榈油)。
3)RBD44——棕榈油里高熔点呈固态状的棕榈油,用于化妆品。
4)RBD PKO——棕榈果果核里的仁榨出棕榈仁油,这个价格比棕榈油高1/3左右。用于高级化妆品
等。
5)UCO——Used Cooked Oil,使用过的食用棕榈油
食用棕榈油的特点
缺点——
棕榈油含有大量的饱和脂肪酸,摄入过多可以引起血中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增加心脑血管病的患病率。
优点——
国际市场上价格最便宜的烹调油。油炸性质稳定,方便面、油炸行业首选。
使用领域——
虽然棕榈油不作为日常食用油,但是很多食物中都可能含有这种油脂。比如油炸食品、方便面、薯片、饼干、点心、氢化油、调和油等等。之所以将棕榈油作为这些食物的重要用油,一方面是因为氢化植物油的危害较大,顾客不可认。另一方面,棕榈油含有大量饱和脂肪酸,耐高温,烟点高,适合高温煎炸食物,这是一般植物油所不具备的特性;为了提高销量,很多生产商会采用棕榈油; 再者就是,棕榈油在室温下也呈现半固态和固态,对于保持食物形状稳定以及酥脆的口感更为有利。所以,棕榈油被广泛应用于很多加工食品中。
(氢化植物油——人工油脂,包括人们熟知的植脂末(奶精)、人造奶油、代可可脂等。它是普通植物油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加入氢催化而成,氢化植物油在自然界是不存在的,也就是说在自然情况下,人体是无法吸收消化这种油脂的。食用后会对肝脏产生伤害,进而破坏人体细胞膜,造成细胞的缺陷,影响细胞未来的复制与再生,长期大量使用,可以使人产生身体过早衰老的症状)
(饱和脂肪酸适用于高温用油——由于油脂的所含的脂肪酸不同,氧化速度差别比较大。不饱和脂肪酸在高温下会加速氧化反应,产生对身体健康有害的过氧化物和反式脂肪酸。饱和脂肪稳定性最高,最不容易氧化。用于煎炸食物油脂的饱和程度越高越不容易氧化,产生的脂质过氧化物越少)
棕榈油工业应用
类别 |
用途 |
特点 |
皂类 |
制造肥皂 |
经济性好,保持香味较持久 |
环氧棕榈油 |
塑料增塑剂和稳定剂 |
良好的经济性 |
塑料制造 |
良好的疏水性 |
|
制造泡沫塑料 |
制造过程中无需使用危害环境的发泡剂 |
|
涂料 |
|
|
脂肪酸 |
橡胶、蜡烛、化妆品的生产 |
颜色浅、纯度高 |
皂用脂肪酸 |
高级肥皂 |
易于生产,配方灵活 |
金属皂用脂肪酸 |
金属皂 |
|
脂肪酸皂 |
工业用合成润滑剂 |
良好的润滑性、低温流动性及抗氧化性 |
皂用脂肪酸酯 |
高品质的纯白皂 |
|
磺酸盐甲酯 |
洗涤产品 |
生产工艺简单。去污效果好,环保,经济 |
脂肪醇 |
|
|
甘油 |
医药、工业、军事、日化等 |
|
2、棕榈油供需分析(供需量及影响因素、主要产地、各产品需求比例、供需弹性分析)
2.1全球植物油产量概况
据USDA 数据,2021年全球油脂产量达到21497万吨,比上年度的 20645 万吨增加852万吨,增幅达4.1%;增幅大于5年平均增幅;消费量为21115万吨,比上年度的20574 万吨增加541万吨,增幅为2.6%增幅小于 5 年平均增幅;油脂的产量比消费多311万吨,但终期末库存减少81万吨至2398万吨,降幅为3.3%。
2.2全球食用植物油产量结构
据 USDA 发布数据,近几十年以来油脂产量平均增速为4.7%(棕榈油 7.5%,豆油4.2%,菜油5.7%),同时消费平均增速为4.6%,基本供给与需求处于动态平衡状态。近五年来产量与消费的平均增速均为 3.5%(棕榈油5.3%,豆油4.3%,菜油增速只有1.7%)。2021/22年度全球油脂的产量与消费较去年都有所增加,但是库存会进一步小幅下降,库存消费比从 11.2%下降到 9.7%,为近五年最低。棕榈油产量占比最大,35%,其次为豆油28%、菜油13%
2.3全球棕榈油供需量——2021年
全球产量 7500万吨,印尼和马来占85%以上;全球出口4796万吨,印尼 马来 ,前二90%;(印尼马来为增加国内产业链收入,以RBD出口为主,CPO较少)全球进口4757万吨,前三 印度,中国,欧盟;全球消费7348万吨,印尼1528万吨,印度901万吨,中国685万吨(占全球9%);全球棕榈油食品用量的比例为68%,远低于豆油80%的比例。
2.4中国食用植物油消费情况——2020年
全年产量5476万吨,油脂共进口983万吨(进口占18%)(产销差值1367万吨,变成国储?)花生油消费量为317.5万吨,同比下降6.1%;进口27万吨菜籽油消费量为700万吨,同比增长0.3%;进口193万吨 有误 大豆油消费量为1860万吨,同比增长12.5%;进口96.3万吨葵花籽油消费量为1513万吨,同比增长0.3%。棕榈油进口,671.8万吨,食用消费量463万吨(占食用油8.5%),工业及其他220万吨(食用:工业=69%:31%)(2021年,685万吨YoY+2%,占市场总量的20%)国内食用植物油中棕榈油消费占比变化,从2006年的17%下降至目前的8.5%。(主要为健康原因出发,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用油消费量不断上升)从棕榈油的消费企业来看,进口棕榈油用于商业流通的比例约为80%,直接进入终端消费、来料加工贸易、保税区仓储转口货物的比例约为20%。
2.5产量影响因素
1)耕地面积和单产水平——近年稳步提升
2006年,印度尼西亚的棕榈油产量已经超过了马来西亚。由于气候影响,马来西亚棕榈油单产下降,而印度尼西亚棕榈树进入旺产期,单产提升,并进一步扩张种植园,总体上来看,印度尼西亚棕榈油产量更具增长潜力。
2)拉尼娜现象造成的降雨量充沛有利于油棕榈树的生长
3)马来西亚外籍劳工政策——新冠导致外籍劳工减少。新冠影响减弱,5月开始陆续发出外劳签证
4)棕榈树树龄结构——栽后3--4年才可结果,成熟树龄分为4-25年,7-18年为油棕树产量的旺产期;
5)供给价格弹性及时滞性——下游价格变动引起上游产地的种植率的提高,但产量变化非即时,时滞性需分析
2.6出口量及进口量影响因素
1)印尼、马来西亚国内库存及需求情况——影响出口政策
2)印尼、马来西亚出口政策——直接影响出口量的预期和价格预期(截至4月)
3)国际及地缘形势,影响其他国家进口需求及竞价
——俄乌局势紧张——影响葵花籽油出口(俄乌产量占全球60%)——各国将增加其他替代油脂进口——增加了油脂进口量——对我国进口造成价格和数量的压力
2.7需求影响因素
1)食用需求
80%需求用于商业(油炸等)需求,与商业经营景气度相关度较高(部分增量领域:高熔点棕榈油在火锅底料中替代牛油、在饲料行业﹐棕榈油替代部分动物油脂、专供烘培油脂生产企业——人造奶油)(要研究比如麦当劳油占食物成本比例来衡量需求弹性,网上大部分说m记k记使用花旗起酥油,16KG淘宝价格218,平均13.63元/KG,成分标注为精炼植物油,食品添加剂,产地印尼,推断大部分原料为棕榈油,m记k记用油有仪器检测指标,油品质不达标就会换油,暂无法估计用油成本比例,盲猜占比不高,成本涨幅有能力覆盖)
2)食用需求
受其他替代品供需影响扰动为主,以及调和油用量比例(部分增量领域:低熔点棕榈油在食品行业取代豆油(非转))(棕榈油上涨对个人消费感受不明显,一是终端购买者很少直接通过零售购买大量棕榈油,二是调和油厂家可以通过调整各油比例,平滑单一油成本上涨的影响)
3)工业需求
与日化行业景气度相关度较高(棕榈仁油、皂粒油脂涨价——化妆品成本飞涨)超过70%的个护产品中含有一种或多种棕榈油衍生物。2010-2019年工业用棕榈油消费量一直维持着稳定上升趋势,2018已经到2120万吨,较2017年增长12.5%,截止到2019年10月,全球工业用棕榈油产量为2163万吨。
4)气候影响消费具有季节性
由于棕榈油的熔点比较高,消费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夏季消费量比较大,冬季较小。消费的季节性直接表现为进口量的季节性;总体上看,棕榈油的月度进口分布比较均衡,近年来没有出现某一月份进口量特别小或没有进口的情况。
5)生物柴油用量占比
棕榈油在欧洲生物柴油原料使用量上占比达到17%(2020年),对应原料355万吨棕榈油。按目前的政策,至2023年棕榈油的使用上限将在265万吨,至2030年将面临全部淘汰。(2018年欧盟对于《可再生能源指令(第二版)》(REDII做出了修订,该指令于2021年生效。根据REDII指示,由棕榈油和豆油制成的生物柴油被列为导致森林砍伐和比使用化石燃料排放更多温室气体的高风险能源,且明确要求成员国不能再将棕榈油生物燃料计入其可再生能源和气候目标。)
来源:知乎 谈期论今